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据载,晋悼公多次联合诸国伐郑,郑国归降后对晋国献上厚礼。晋悼公将部分礼物赏给有功的晋国卿魏绛,魏绛不敢居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劝谏悼公不要因胜利而自满,在平安稳定时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灾难,时时提高警觉。
未雨绸缪,出自《诗经·豳风·鸱鸮》。《鸱鸮》是周公写给周成王的一首寓言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说的是一种小鸟,在天未下雨之前就懂得衔取桑树根,缠绕巢穴,使巢更加坚固,以此提醒人们要防患于未然。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体现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事预则立的经验智慧。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黄河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