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宋申锡传》记载,唐代翰林侍讲学士宋申锡,最初以科举及第,及至在朝廷做官,清正廉洁,为人谨慎,不趋炎攀附。尽管“时风侈靡,居要位者尤纳贿赂,遂成风俗”,但宋申锡“约身谨洁,尤以公廉为己任,四方问遗,悉无所受”。也就是说,面对当时贿赂成风的社会环境,身居要位的宋申锡始终严格约束自身,尤其是以公正廉洁为己任,对来自各方的贿赂一概拒绝,其卓然而立的“公廉”品质很是难得。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中国传统文化中,颇重“公”“廉”二字。公正是施政之道,是廉洁的追求。做人之道,道德为本;处事之道,公正为先。古人讲,“为政之道,莫若至公”“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明人汪天锡在《官箴集要》中这样写道:“夫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