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

00:00:00

您有一张0.1元限时体验卡,马上领取获得VIP尊享特权。

火山喷发与岩浆上涌是造陆板块的动力也是板块移动以及地球板块更新的动力

2022-12-19 10:13 来自 杨振高 发布 @ 网友播报

本帖最后由 杨振高 于 2022-12-20 10:24 编辑

世界上著名的地质学家魏格纳设想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盘古大陆”(盘古开天辟地),它的周围是辽阔的海洋。然后“合久必分”不断漂移形成现在的七大洲五大洋。魏格纳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是漂浮于硅镁层之上的,所以发生大陆漂移,而大海的地壳主要是由硅镁层组成。”他的观点受到了时代科技水平的制约。随着科技与地质的发展,科学家发现海底洋壳不仅仅只有硅镁层,还有铁镁硅酸盐岩石以及大量的玄武岩组成。而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也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像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我认为:“火山喷发以及岩浆上涌是造陆板块的动力也是板块漂移(移动)以及板块更新的动力,所以板块移动不仅仅只是水平运动,还有翻耕上下运动(大陆翻耕更新移动)。”而地球火山喷发以及岩浆上涌导致山与山脉的凸起以及地面的巨大塌陷我认为就是一种能量巨大的地球翻耕运动。
所以地幔软流层上的岩石、板块不仅仅是“乘客”,有些还是消亡的“过客”。从玉林市和北流市发现的化石群就可以知道,就算一个市一样的面积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年代山头与化石。如玉林市的龟山、狮山、黑石岭等大部分属于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北流市的泥盆纪公园的山头大部分属于泥盆纪,当然我在北流市勾漏洞周围的山头还发现了大量的新生代化石。它们相隔几个纪元(几亿年)这些山头以及大量的化石还存在。这就证明地幔软流层上的岩石、板块不仅仅是“乘客”,有些还是消亡的“过客”以及突然火山喷发、岩浆上涌冒出来的“新生代后来者”。
德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与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地球最初的形态是岩浆沸腾、水火相容的滚烫星球,就好像中国古人所说的“世界一开始是一个混沌状态”。地球应该是由太阳的强大的旋转吸力把附近的气体(氮、氢、氦、氧等)、尘埃(碳、硅、镁、铝、碳等各种元素)与彗星一样的大量冰粒物质聚集而成为的一个星球;接着地球聚集的物质越来越多,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也越来越大,而重原素汇集到地球的中心形成热能,随着重元素汇集越来越多,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也越来越高、岩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温度和压力随着火山喷发蒸发释放出来,所以地球表面的水分与空气、云层也越来越多。地球早期的时候地质板块很不稳定,当时的地球磁场还没有形成(出现),大气与臭氧层也很少,所以海底火山经常喷发,也经常受到陨石的轰击。而地球岩石圈发现大量各种金属矿产也证实了地球早中期有几段时间火山大规模喷发。从太古宙起地球一些表面开始冷却凝固形成很多小的板块,约35亿年前,地球磁场出现,有助于阻止大气被太阳风剥离,也保护了地球大量的
  • 最近查阅: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