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平南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 被告人邰某因恶意转移财产 妄图规避法院执行 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此案犹如一记重锤 再次彰显了人民法院 打击拒执行为、维护司法权威的坚定决心
判决生效拒履行“金蝉脱壳”计难成
事情要从刘某与邰某的民间借贷纠纷说起。法院经审理后作出判决,被告某公司需偿还借款本金150万元及利息给原告刘某,时任该公司股东的邰某则要在公司减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这本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可邰某却将其视为一纸空文。
判决生效后,邰某不仅没有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反而动起了“歪脑筋”,开始精心谋划“金蝉脱壳”之计。2024年,命运似乎给了邰某一个“转机”——他作为原告在另一地区法院的案件中胜诉,一笔33.5万余元的股权转让款即将到账。这本是邰某履行平南法院判决、偿还部分债务的绝佳契机,然而他却选择了“剑走偏锋”。
为了能让这笔款项“脱离”执行范围,邰某可谓煞费苦心。他精心设计,向审理该案的法院出具委托付款申请,要求将本应划至自己名下的33.5万余元股权转让款,直接转入女婿卢某的账户。在邰某的如意算盘里,这种“暗度陈仓”的操作能让执行法官“扑个空”,从而躲避执行。但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早已触碰了法律的红线,构成了恶意转移财产。
法网恢恢终难逃事后补救亦徒劳
邰某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可以瞒天过海,却没想到终究没能逃过平南法院执行法官的“火眼金睛”。执行团队在案件跟进过程中,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素养,迅速发现了邰某转移财产的线索。他们没有丝毫懈怠,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固定证据,并依法将该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法官,我们想代邰某还钱,履行义务。”直到邰某因涉嫌拒执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其亲属才如梦初醒,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心急如焚地赶到平南法院,表示愿意代邰某偿还债务、履行义务。尽管邰某亲属后期代为退还了33.5万元案款,但法律的尊严岂容践踏?刑事责任的追究并不会因为事后的补救而免除。
最终,平南法院综合案件事实、证据以及邰某的认罪态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邰某有期徒刑六个月。
法官特别提醒: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切勿心存侥幸、以身试法;暂时确有困难的被执行人,应主动向法院报告财产情况、说明困难,积极争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
来源:平南法院宣传、南天一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