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 于 2025-11-5 21:31 编辑
老话说“人有四祸,躲过便是福”,可您细琢磨,这四祸哪是什么天灾?全是自己作的!您瞅身边那些活得憋屈的,十个有九个栽在这四件事上。今儿咱不聊虚头巴脑的大道理,就唠唠范蠡这个活了近百岁的“老狐狸”——人家当过宰相、做过首富,散过三次家财又三次白手起家,最后还能全身而退,凭什么?就凭他躲过了这四祸!咱今儿就把这四祸掰开了揉碎了说,保准您听完后拍大腿:“早明白这些,我能少走二十年弯路!”
嘴没把门,祸从口出。商鞅变法让秦国强了,可他当着满朝文武骂老臣是“蛀虫”,把权贵得罪个遍,最后落个五马分尸的下场。再看范蠡咋劝勾践的?勾践要攻吴国,他没直接说“不行”,而是跪着说:“大王,我昨晚梦到吴王在练兵,现在出兵怕是要中圈套。”既点醒了勾践,又给足了面子,这才叫说话的艺术!现在的人啊,总觉得“直性子”是优点,可您瞅瞅身边,那些因一句话丢了工作、断送友情的还少吗?真话得说,但得裹着糖衣说。比如领导决策失误,您别当众拍桌子,私下递张纸条:“咱这方案好是好,可客户那边最近有点新动向……”既给了台阶又救了场,这才叫会做人!
贪心太足,最后一场空。秦始皇统一六国还不够,非找长生不老药,结果钱花了、人死了、秦朝也乱了。和珅贪得家财抵国库十五年收入,最后嘉庆一道圣旨全充公,落得个白茫茫真干净。您瞅范蠡咋做的?勾践灭吴后,他封个“上将军”就跑了,带着西施泛舟五湖,后来经商还守着“只赚七分利”的规矩,生意最火时散财帮百姓,这才叫“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现在的人总想着“赚最后一个铜板”,可您瞅瞅那些暴雷的P2P、跑路的老板,哪个不是贪心惹的祸?范蠡说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钱是赚不完的,贪心是填不满的。真到了“满”的时候,得学学范蠡——主动散财,把钱变成人情、变成口碑,这钱才能生钱!
骄傲自大,早晚栽跟头。关羽多牛?武功盖世,可他骂孙权“犬子”,结果落得个败走麦城、身首异处。韩信更甚,带兵多多益善,结果被刘邦猜忌,落得个诛三族的下场。您瞅范蠡当首富时咋穿的?粗布麻衣,跟老百姓没两样,见着谁都弯腰打招呼。有人说他“装”,可人家知道“枪打出头鸟”的理儿!现在的人有点成绩就飘,发个朋友圈都要显摆,可您瞅瞅那些真正的大佬,哪个不是低调得跟路人似的?范蠡说了,“得意的时候别飘,低头走路才不容易摔”。真到了风光的时候,得学学范蠡——把尾巴收起来,把功劳分出去,这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执念太深,反而误了自己。李斯年轻时想当“人上人”,结果害了韩非、帮了赵高,最后落得个腰斩的下场。临刑前哭着说:“好想再牵着狗打猎啊!”可早干嘛去了?您瞅范蠡咋做的?越国复国后,他知道勾践只能共患难,转身就去经商;儿子在楚国杀人,他花钱赎人也不动用关系,因为他知道“执念就像手里的沙,攥得越紧漏得越快”!现在的人总爱跟自己较劲,明明走不通的路偏要硬闯,明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偏要强求。可您瞅瞅身边那些活得通透的,哪个不是“该放手时就放手”的主儿?范蠡说了,“该放下的时候放下,该转身的时候转身”,不跟自己较劲,不跟命运硬拼,这才能活得轻松、过得安稳!
范蠡这一辈子,从官员到商人,从富贵到平凡,见过了太多起起落落,也看透了人心和世事。他留下的这“四祸”,藏着最实在的处世智慧:嘴要留德,别图一时痛快;心要知足,别贪无尽欲望;人要谦卑,别傲于一时成就;事要放下,别困于一念执着。躲过这四祸,日子自然顺风顺水,福气也会悄悄找上门。您瞅瞅身边那些活得滋润的,哪个不是避开了这四祸的主儿?再瞅瞅那些活得憋屈的,哪个不是栽在这四祸上的?所以说啊,这四祸不是天灾也不是人祸,全是自己作的!最后送您一句话:“智者避祸,愚者惹祸。”您要是真听明白了范蠡的这四祸,保准您以后少走弯路、多遇贵人、日子越过越顺!这可不是瞎忽悠,这是范蠡活了近百岁总结出来的真经,您说值不值得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