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6733|回复: 0

[本地焦点] 大鱼漫画:祝安康的朋友,你知道重阳节有多快乐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

92A3AD8476E1BFB224600400301FD6C544613B10_w640_h412.jpg

  上元、上巳、清明端午
  中元、中秋、又重阳
  每当这些正儿八经的传统节日来临
  我们总能收到一些过节祝福
  今天是重阳节
  大鱼祝各位“重阳节快乐”
6989D0A0DCB8DB550DDC421CC905CD68C4CC8126_w600_h528.jpg

  清明祭祖要安康
  端午祛病防疫要安康
  中秋团圆也要安康
  那么作为敬老节的重阳节
  似乎也该安康到底
  不过在历史上
  重阳节其实是很快乐滴
F24510D9872AC614211B2D496671844B1C22E039_w600_h447.jpg

  在古人的概念里
  单数属“阳”、双数属“阴”
  所以古人爱挑单数相重的日子过节
  譬如三月三上巳、五月五端午
  而“九”被认作是阳气最足的单数
  所以九月九就被称为“重阳”
2CF646AA6724AB309497DD708ECFBE86264268E3_w600_h659.jpg

  有学者认为
  重阳节起源于古人的丰收狂欢节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
  九月份农活差不多都干完了
  可以进行庆祝丰收的狂欢
  打猎、野餐、聚饮、祭祖
  这些活动从先秦一直保留到汉代
313A896C536BE6467A09BF9919C9DD220D9EF499_w600_h606.jpg

  不过,在先秦时期的楚国
  九月九有一种特殊的打开方式
  楚人注意到夜空中有一颗最亮的星
  便把这颗星称为“大火”
  并把它视为火神的化身
A44C4ADA1B7F940293D4F328FFC2EA33D2A52638_w600_h528.jpg

  “大火”每到九月便隐退
  自诩高阳苗裔、火神后代的楚国人
  把“大火”的隐退视为不祥
  古人又认为登高可与天神“通讯”
  楚人便在每年九月初十前后登高祭祀“火神”
  这一特殊的打开方式
  后来跟楚国公主一起嫁进了秦国宫廷
D9D2208C6F37E2E4C2EEC6C157B751817B7173F0_w600_h831.jpg

  到了汉朝
  因为帝国的新主人刘邦出身低微
  在“怎么做皇帝”这事上毫无经验
  所以宫廷生活依旧沿用秦朝的那一套
  也包括了重阳节的习俗
  后来,戚夫人和吕后争宠失败
  戚夫人的侍女因此流落民间
  也把重阳节的习俗带出了皇宫
BD6C46C5A8F61C4D078EDB75F95F20D9FA38F90F_w600_h761.jpg

  汉代以后,登高、戴茱萸和赏菊
  渐渐成为了重阳节习俗的标配
  但登高、赏菊都是名头
  心里真正想的还是大吃大喝
  茱萸酒、菊花酒、重阳糕被端上历史餐桌
  重阳吃糕据说就是以“糕”代“高”
  用“吃糕”代替“登高”,并寓意节节高
2B985A9441ED3C0EB631CB90E762E376987CE49B_w600_h528.jpg

  正式为重阳正名的曹丕
  他认为九月九是“宜于长久”才聚会
  到了唐朝,李世民钦定重阳为正式节日
  “九月九=长长久久”深入人心
  公元690年的重阳节这天
  67岁的武则天改制称帝
  似乎就是图个“长长久久”的吉利
7B0610475774A2FA566B3604301CB304FA5B26D4_w600_h625.jpg

  重阳节在唐朝是法定假日
  读书人吃喝之余当然要写诗
  重阳节两样节俗茱萸和菊花
  广为文人墨客吟咏
  不过在唐诗里,“茱萸”更代表重阳节
4BFC85686CA8A1088BACCFAF3CFDEF91850F1756_w600_h560.jpg

  在北宋,菊花的风头渐渐盖过茱萸
  重阳这天,人们用各式的菊花装点房屋
  赏菊、咏菊、采菊、饮菊花茶、喝菊花酒
  节日里的菊花也被赋予各种好听的名字
  如万龄菊,桃花菊,金铃菊,喜容菊等
2FFF5AE59FB7F451538B14DA9AEE073D302C0AA3_w600_h700.jpg

  重阳节的重点活动——赏菊
  后来被引入了日本
  并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
  日本平安时代流行“菊着绵”的风俗
  即在重阳节前夜,将棉布覆盖于菊花之上
  第二天用浸满菊花上露水的棉布擦身体
  据说有延年益寿的效果
2BB06357547521BEFB7167E69ED16FE8DBD0B6CB_w600_h570.jpg

  在中国大地上
  重阳赏菊也有其他打开方式
  元代的济南在重阳节会举行千佛山庙会
  庙会上人们不仅赏菊
  还花式吃菊
F7CF34929418A4C04D146542038E1FF21C63402F_w600_h570.jpg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
  世代传承的重阳节
  从最初旨在辟邪的节日
  变化出多种多样的庆祝方式
  在明清时的北京,重阳日是“女儿节”
  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
  山东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
111F3FBDD9FE42180F359617D7C3B9D5168A3441_w600_h528.jpg

  九月初九,长久长寿
  重阳节敬老,是对传统祭祀风俗的现实性传承
  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2006年又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全民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不仅是老人的福祉,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420A6579AAD10458110A8452226BBA76D6F0C8CB_w640_h50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