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又有蛇出没! 最近,关于蛇的新闻还真不少,小编的心脏已被吓得怦怦跳。 前几日,一条大蛇从南宁某银行天花板上突然掉下的新闻引发众网友的激烈讨论。此事件热度还未消减,日前在北流也有两条大蟒蛇现身,这次警察蜀黍都出动了!
近日,北流市森林公安局成功救助两条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蟒蛇。
10月9日,北流市森林公安局接群众报警称:石窝镇沙田村扶冲组一群众在自家养鸡场抓获一条疑似蟒蛇的蛇类,请求森林公安救助。不久后又接到清湾镇村民报警称:自家农场有一条大蛇出没,为防止伤人害畜事件发生,已将大蟒蛇抓起放铁笼内,等候民警前往处理。
接报后,北流市森林公安民警会同北流市林业局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民警和工作人员对当事人保护、爱护野生动物的热心举动表示感谢,并按规定办理了移交手续后带回做进一步救护。经鉴定,这两条蛇均系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蟒蛇,其中1条重达18斤,1条重达19斤,蟒蛇生命各项体征正常。
10月10日,北流市森林公安民警和林业局工作人员将两条蟒蛇带到野外进行放生。
(温馨提示:蟒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当今世界上较原始的蛇种之一,在其肛门两侧各有一小型爪状痕迹,体色黑,有云状斑纹,背面有一条黄褐斑,两侧各有一条黄色条状纹,属无毒蛇类。)
最近看了这么多关于“蛇”的新闻, 不知道你是否和小编一样觉得毛骨悚然呢?
据统计,全国蛇类有 209 种,而广西就有 106 种,占了一半,其中最毒的蛇是眼镜王蛇和银环蛇,在广西都有分布。广西曾是全国蛇伤急救的重要基地。
蛇咬伤在我国南方地区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病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蛇咬伤事件超过 30 万起,因毒蛇咬伤中毒、被截肢、永久性残疾和死亡的人数不在少数,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严重的负担。
我们身处蛇类繁多的广西地区, 见到蛇的几率自然大一些。 问题来了, “蛇”出没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快来和小编学几招, 这样遇到蛇时就不怕不怕啦!
1蛇为何频繁现身? 4月-10月,蛇出没很频繁。
每年从四五月份起,直到十月入秋,是蛇耍朋友、怀孕、生娃儿的旺季,它们的活动很频繁。 而需要警惕的是,不仅在遥远的乡坝头,城市里绿化得较好的公园、小区、或者各种草笼里,它都可能出现。 每天蛇出门耍也有高峰时段:下雨之前;下雨之后;早晚时段。
2遇到蛇,我们该怎么做? 动物专家提醒市民,遇到蛇时,自行离开就好,不要去惊动或抓它。小编还要提醒大家:遇到紧急而无法处理的情况时,一定要报警,千万不要自行处理!接警后派出所民警一般会先到场处置,如果情况复杂,警方会联系动物保护站或消防部门前来处理。当事人的举动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正面案例哦~
蛇咬伤现场,急救“三要四不要”
“三要”
(1)要保持镇定,不要到处乱跑,否则只会加快血液循环。尽可能记住蛇的特征,如果能拍照更好,便于医生对症下药。
(2)如果在靠近城区的地方被咬,要尽快直接到附近有医治蛇伤条件的医院就治,先不要处理伤口。
(3)如果是在野外,要先用水冲洗,再用负压工具(如注射器)吸出余毒,有条件的话,用弹力绷带轻轻绑住伤口上端(近心端),然后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救治。
“四不要”
(1)不用嘴吸毒液,这可能会使施救者中毒。
(2)不要用手挤伤口,万一挤破血管会加剧毒液扩散;
(3)不要把绷带绑得过紧,会导致被咬伤的组织坏死和破坏伤口处的血管使得毒液加速扩散;
(4)不要自行打开创伤口,开创不当或导致伤者失血过多和伤口感染。
3如何避免蛇咬伤?
●蛇在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会出来耍朋友,一般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如果去蛇容易出没的地方旅游,比如潮湿的山区,需要注意:穿长衣长裤,高帮鞋子,把裤脚绑紧,不要有皮肤裸露在外面;进入林区还要戴帽子,防止挂在树上的蛇碰到脖子而咬人;走夜路时,要尽量携带照明设备。
●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一般都是感觉被侵犯才会袭击人类(眼镜蛇除外)。所以如果遇到蛇,它没有主动攻击你,千万不要惊扰到它,蛇的耳朵已经退化,视觉也很差,但对震动的感觉极为敏锐,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移动,退出它的领地范围。
●不要看到蛇没有动,就认为人家死了,还非得拿树叉或者手去戳一下心里才舒服,戳了你多半就遭了!
●不要把手伸进看不清的树洞或其他洞穴头切探险,熊孩子惹不起蛇孩子。
生活并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 还有许多未知的惊喜···或惊吓,
也许这一秒你还在看着“蛇”的新闻, 下一秒你便遇上一条刚睡醒的蛇。
好了,小编不吓唬大家啦, 但不怕万一,就怕一万, 技多不压身, 多学几招, 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呢~
来源:新华社、南宁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