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小 发表于 2025-6-25 21:06

再唠唠二叔公苏老师的那些事儿。。。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 于 2025-6-26 23:34 编辑

嘿,咱村二叔公苏老师啊,从三等电站到学校,也就三四公里的路。这苏老师呢,手里总拎着个公≈文包儿,人长得牛高马大的,就是文化水平稍微低了点儿,听说就只念到初小就不上学咯。那时候啊,我们这些小屁孩老爱调侃他,说他“四肢发达五谷不分”或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过也就是图个乐子。

原先村里的老师可不是二叔公苏老师,是个叫圣牛啤(也有人喊他赊牛炳,北流反话又叫点倒话,多用来调侃)的牛老师。咱村学校里的老师啊,几乎都有个花名,也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的,反正就这么叫开了。那时候啊,这牛老师在村里文化算是最高的咯,还是老牌北一中(就是那百年老校北流中学)毕业的,解放后村里最早出的秀才就是他。校长知道后,连夜就跑去他家动员他当老师。

牛老师刚开始那阵儿,当老师当得还挺起劲儿的。可后来啊,好景不长。有一回台风天,他护送学生回家,那路上狂风骤雨、电闪雷鸣的,可把他给吓坏了。台风过后啊,他就得了一场怪病。三个月后,他又回到学校,可奇怪的是,一到学校就说不出话来,一连好几天都这样。老校长没办法,只好劝他回家休息,说等病好了再回来也不迟。

没多久,他又回到学校,还是说不了话,像个哑巴似的。明明在家的时候他能说话,可一到学校就成这副模样。最后啊,他实在没办法,只好辞职了。

顶替牛老师的就是咱二叔公苏老师咯。这苏老师啊,啥时候都穿得飒飒新,手里提着个干干净净、装满东西的公≈文包。也许是他气力大,也许是包儿轻,他提着包晃荡晃荡地就来了学校。他个儿又高、腿儿又长,三四公里的路,经不了他几晃荡就到了。

说起来啊,这苏二叔公和我们学生还挺合得来的,师生能打成一片。早在好多年前,我们在容山小学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是好朋友啦。那时候啊,师生们一起在学校操场上打滚,一起在泥潭里嬉戏,还挤在墙角挤油渣,那日子过得可开心了。可惜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毕业了就各奔东西咯。

没想到啊,今年夏至狗肉荔枝节的时候,我还能和苏老师二叔公重逢。那天村里外嫁的姑娘都回乡摘荔枝庆丰收,我这个姑爷自然得跟着回去。在祠堂里,我一眼就瞧见了苏老师二叔公,那可真是又意外又惊喜。

重逢的那一刻,我和几个发小都激动得不行。还记得不,咱几个小屁孩下自修后翻墙头的事儿。校园的西北角,当时围墙内紧挨着一棵梧桐树,围墙外则是“发糕源”的庭院,那里也栽有一棵柚子树,也紧挨着学校的围墙。我们就从这儿攀爬过去。翻越围墙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选紧挨着围墙的那些树,因为围墙内外都有树,我们就能从内侧的树攀爬上来,再借助外侧的树下去。当时啊,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轻松地翻越围墙,从发糕佬那儿跑出去。学校里的门卫根本就想不到。等到电影散场回来,我们随便从北流街上买回个大西瓜什么的献给门卫。门卫那时刚结婚不久,手里拿了我们的西瓜就回家哄老婆去了。就这么轻易地把保安“轰走”咯,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门卫室,可以在那儿放心地睡到天亮。

还有啊,那次我们连夜跑到北流电影院去看电影,结果撞见了班主任苏老师也带着他刚相识的女友朱丽英(学校新调来的实习老师,还是某某局长的“干女儿”)也来赶夜场。我们承诺为他们保密,后来他也没责怪我们。那时的生活啊,真是自由又惬意。

后来啊,二叔公苏班主任还找我帮他写情书呢。对对对,在情书里面,我替班主任邀请他女朋友周末去大容山“飞瀑谷”这个环境优美舒适的地方玩玩,想不到她居然答应了。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那天,班主任一下了课,便跑到学校门口理发店(容山中学对面那间“九中理发室”),一进去就命令那个理发师老李:“老李啊,快拿个飞剪出来,立马帮我铲个‘拂装(精神头)’,要几拽就有几拽的那种,要快,速度!”说起老李头啊,其实当时还是个小伙子呢,人斯斯文文的,就是手脚有点儿慢吞吞的(由于人老实巴交,又不解风情,谈了一辈子恋爱,至今还是个单身狗)。被急性子的苏(班主任)这么一骂,只能加快速度:“弄我条七呀,快点,老子还要赶时间(去约会)呢!”哈哈哈,后来听说班主任他们还去了容山商务宾馆开了间房呢。听说睡到了半夜,班主任顿了顿,才说:“那货居然蠕蠕地(扣皱扣皱地)爬了过来。”哈哈哈哈哈,“文雅事”(哈哈哈,这是写文章我应该注意文明吐痰一一只讲龙上天,不谈猫入灶哈)。。。

再后来啊,那个朱丽英(大师兄叫她朱英,二师兄叫她朱丽,三师兄叫她朱乸),就成了我们现在的师娘。她对我们可好了,一有什么好吃的都留有我们的一份,说要好好感谢我们这三个“小媒人”呢。这不,师娘从后备箱里搬过来早已准备好的几蛇皮袋靓货荔枝一一有桂味、有丁香、还有糯米糍和荔枝中的尤物一一先进凤,对我们大声说来来来小馋猫一一今次保准要让你们又有吃又有拧的,立马让你们实现荔枝自由晋(吃)个宝(饱)尝(吃)个狗(够一一博白音,师娘是博白人。。。),好不过瘾。。。

365天的思念 发表于 2025-6-25 21:12

苏老师拎包走田埂的身影,比文凭更厚重。孩子们的笑闹里,藏着对知识的纯粹向往。每个乡村教师都是播种的愚公,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温度。(66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唠唠二叔公苏老师的那些事儿。。。